在新形势新冠疫情之下的企业劳动用工相关问题
随着新冠疫情精准化、常态化防控政策出台之后,新冠患者可以自愿选择居家隔离,社区不再对患者提出集中隔离的强制要求。而面对这种变化,员工在进行自愿居家隔离时,企业如何向员工发放薪酬、长期无法返回工作岗位是否可以终止劳动关系等问题开始凸显。本文梳理了一些企业较为关注的新冠疫情下的劳动用工问题,为企业解决相关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展望:律师参与撰写招股说明书
2022年12月9日,中国证监会、司法部拟对《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并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再次提出律师事务所可以制作招股说明书。
所有权保留条款及其法律后果
有企业法律顾问在为客户企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企业审查产品销售合同时,常会建议企业订入所有权保留条款,较典型的条款内容如“买受人付清全部价款前,货物的所有权仍属于出卖人”。
网络虚拟财产继承问题法律研究
大数据时代,网络虚拟财产这种新型财产形式走进大众视野的同时,由此产生的纠纷也在逐年上升。《民法典》第127条虽明确了网络虚拟财产是法律保护的客体,但法律未明确其继承规则。
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司法保障意见的民商事要点回顾及审判理念趋势前瞻
在我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下称“《证券法》”)的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下称 “最高院”)及各级法院也自2019年6月以来针对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以及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陆续发布了关于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
餐厨垃圾处置所涉法律问题初探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餐饮外卖的快速发展,由此产生的餐厨垃圾的处置日益成为亟需解决的环保问题。同时,餐厨垃圾也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通过合理的处理,餐厨垃圾可以给社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应。
拟IPO企业“用工”审核重点关注事项全解析(三)——劳务分包
如本系列第二篇文章所述,劳务分包系规范的法律概念,特指建筑工程领域的劳务外包,同时也是建设工程领域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分包方式之一。对于纯建设工程领域企业或者存在施工环节业务的企业,劳务分包不仅涉及法律合规问题,也是影响成本计量确认的关键事项之一。因此,劳务分包历来都是前述企业IPO审核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痛点。因此,本篇专门对拟IPO企业劳务分包有关的审核重点关注事项予以解析。
拟IPO企业“用工”审核重点关注事项全解析(二)——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
我们在第一篇《拟IPO企业“用工”审核重点关注事项全解析——劳动合同用工》中重点解析了劳动合同用工审核重点关注事项。除劳动合同用工外,实践中很多企业还存在外部采购劳务服务的用工方式,如劳务派遣、劳务外包、劳务分包等。从广义层面理解,劳务派遣、劳务外包、劳务分包,都是企业“求诸于外”的用工方式,都属于劳务“外包”,三者具有联系但又有区别:“劳务派遣”是《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的用工方式;“劳务分包”是《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等规定的建设工程领域分包方式之一,二者均属于规范的法律概念;而“劳务外包”目前尚无法律法规明确对其进行定义,更多属于事实概念。
拟IPO企业“用工”审核重点关注事项全解析(一)——劳动合同用工
企业成功上市需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合规组织与利用,即属于重要的“人和”因素之一。企业筹措人力资源无外乎内在积累和外部借力两种途径。内部解决方式为劳动合同用工,该等用工方式下,劳动者听从用人单位指令劳动,从用人单位获取劳动报酬,劳动者依附于用人单位。外部解决方式则表现为通过市场化途径向人力资源供应商外购劳动力,如劳务派遣、劳务外包、劳务分包,该等用工方式下,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动作业达成合意,分工协作完成一定工作任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不形成依附关系。
操纵证券市场案件中,场外配资“金主”的罪与罚系列之一——出借资金和证券账户行为的法律分析
在操纵证券市场、信披违规、内幕交易等证券违法案件中,甚至是普通的股票账户进行合作炒股等“委托理财”过程中,都活跃着场外配资的灰色身影,作为场外配资的金主,其出借资金和证券账户的行为的法律风险的边界在哪里?其究竟应该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在发生法律风险以后,“金主”们该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